PP Lee July 30, 2025 育兒大小事 破解育兒焦慮的成長迷思 PP Lee July 30, 2025 育兒大小事 「一人吃,兩人補」——許多媽媽在懷孕時,總會被叮嚀多吃一點、補一點,好讓肚子裡的寶寶更健康;哺乳期的媽媽也會被建議吃得豐盛一點,奶水才會營養。但其實,重點從來不是「吃多」,而是「吃對」。
PP Lee July 23, 2025 育兒大小事 不愛讀書非懶惰?精神科醫師破解「不專心」的腦內真相 PP Lee July 23, 2025 育兒大小事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愛讀書?是不努力,還是大腦卡住了?隨著孩子成長、升學,這份焦慮藏在無數父母心中。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到精神科馬大元醫師,同時也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一起從腦科學出發,為家長找出那把解鎖孩子學習開關的鑰匙。
PP Lee July 9, 2025 育兒大小事, 自我成長 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讀懂 0-3 歲人格發展力量 PP Lee July 9, 2025 育兒大小事, 自我成長 為何孩子會有現在的個性?我們的情緒反應、與世界的互動模式,又是何時開始形成?答案就是 0-3 歲,人格發展的關鍵起點。在這階段,孩子每一次體驗、每一次被回應,都在建構看待自己與世界的基礎。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3 歲培訓師——馬毓鴻老師,一起從蒙特斯梭利視角,探索成人如何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養分。
PP Lee July 4, 2025 育兒大小事, 自我成長 孕期與哺乳飲食指南 PP Lee July 4, 2025 育兒大小事, 自我成長 「一人吃,兩人補」——許多媽媽在懷孕時,總會被叮嚀多吃一點、補一點,好讓肚子裡的寶寶更健康;哺乳期的媽媽也會被建議吃得豐盛一點,奶水才會營養。但其實,重點從來不是「吃多」,而是「吃對」。
PP Lee May 14, 2025 育兒大小事 孩子怕打針、不刷牙、容易分心?家長先穩定情緒,是教養關鍵 PP Lee May 14, 2025 育兒大小事 面對孩子怕打針、不刷牙、學習容易分心,許多家長感到挫敗,其實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映出家長的情緒與互動方式。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擅長從孩子角度出發,解讀親子關係的黃瑽寧醫師,分享他如何運用有趣的溝通、情緒教養方法,協助孩子養成健康習慣,讓父母走得更輕鬆!
PP Lee February 26, 2025 育兒大小事 打破學習天花板:蒙特梭利實現孩子自我執行力量 PP Lee February 26, 2025 育兒大小事 究竟是什麼,讓蒙特梭利的思想歷久不衰?科技巨頭 Amazon 執行長 Jeff Bezos 小時候也就讀蒙特梭利學校?起源於 19 世紀末,發展至今已超過百年的蒙特梭利教育,仍備受國際矚目。這次《媽很想聊》邀請到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徐永康,從人類發展傾向的角度,一起聊聊蒙特梭利教育的價值及有趣發現。
PP Lee January 9, 2025 育兒大小事 孩子上學後常生病?兒科醫師揭幼兒疾病預防、發育迷思 PP Lee January 9, 2025 育兒大小事 為什麼孩子開始上學後,就常常生病?當小小孩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時,許多爸媽遭遇的新挑戰,不外乎是孩子接觸到了新環境、新朋友,變得更容易生病,還因此傳染給家庭其他成員。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小森林兒科診所院長 祁孝鈞醫師,親自分享幼兒常見疾病、日常預防措施!
PP Lee December 11, 2024 育兒大小事 你的溝通是為了讓孩子聽話,還是讓孩子「聽得進你說的話」? PP Lee December 11, 2024 育兒大小事 你知道「錯誤溝通」也是種關係毒藥嗎?很多時候,我們與伴侶或小孩發生爭執,經常覺得自己已經好好溝通了,對方怎麼就是聽不懂?但如果你的溝通只是單方面說話,卻沒涵蓋到對方的需求,不就變成溫柔的講道理、威脅或說服了嗎?
PP Lee October 16, 2024 育兒大小事 一場為期 5 年的全球游牧育兒之旅:如何引導孩子「自己做選擇」? PP Lee October 16, 2024 育兒大小事 當工作型態不再被時間、地點綁住,這種遠端工作下的育兒生活,居然可以引導孩子預備「自己做選擇」的能力?這次《媽很想聊》邀請到詩人作家吳俞萱,分享一家三口遊歷美國、祕魯、德國、保加利亞等國的遊牧育兒經驗。
PP Lee August 16, 2024 育兒大小事 大腦不簡單! PP Lee August 16, 2024 育兒大小事 Neurodiversity「神經多樣性」,由澳洲社會學家 Judy Singer 於 1998 年提出來的非醫學統稱,泛指因為大腦的神經差異,而有不同運作模式的一群人,包含有「自閉症」、「讀寫障礙」等等;近年來西方國家公共場合也越來越多人呼籲,透過這個概念轉換看待他人的方式,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PP Lee May 22, 2024 育兒大小事 ADHD 是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插嘴就是過動症? PP Lee May 22, 2024 育兒大小事 你曾在公共場合看過,外表看似健康的孩子,卻經常動來動去、做出偏離常軌的行為嗎?有些家長會從以上這些症狀,擔心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然而,這些「與我們不一樣」的人,會不會其實沒有先天發展障礙,只是沒有滿足社會預期他們「應該要有」的表現或標準?或者,會不會一些我們以為只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其實正面臨別人看不出來的困難?
PP Lee March 20, 2024 育兒大小事 驗孕驗到兩條線,然後呢?天才保姆伍竹彥帶你破解孕期須知 PP Lee March 20, 2024 育兒大小事 從驗孕驗到兩條線後,媽媽的體內就開始歷經巨大的變化,除了努力適應孕期症狀,也時刻在學習與肚子中的新成員共處。究竟懷孕期間,爸媽可以怎麼為即將到來的生命做準備?
PP Lee March 1, 2024 育兒大小事 寶寶睡一半大哭?好眠師姜珮∶嬰幼兒睡眠發展各不同 PP Lee March 1, 2024 育兒大小事 每位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飽、睡好,但隨著孩子出生,卻經常面臨他們睡到一半夜驚、大哭、早醒等狀況,許多父母不禁開始思考∶我應該哄睡,還是讓寶寶自行入睡?幾點睡、睡多久才好…..種種孩子睡眠的疑問浮上內心,最終卻指向自己,「到底是我的小孩很難帶,還是我的方法有問題?」
PP Lee December 27, 2023 育兒大小事 哺乳路上不孤單 PP Lee December 27, 2023 育兒大小事 很多媽媽在親餵母乳時,都曾面臨許多困難,每個問題不僅難解,還可能影響到親子關係與家庭關係。《媽很想聊》這次邀請到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李宜庭,來分享關於哺乳的大小事!
詹 玟諭 December 2,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媽咪產前產後不再抑鬱!黃金成長 3 階段,父親扮演這些角色 詹 玟諭 December 2,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對新生兒來說,一對父母代表了人類社會的基本樣貌,透過觀察、吸收,孩子可以從父母身上獲得完整的人類特質。因此,為孩子預備良好的心理與社交環境,是父職、母職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
PP Lee November 30, 2023 育兒大小事 職能治療師的育兒日常 PP Lee November 30, 2023 育兒大小事 許多人以為身體發展、肢體功能受傷或出現狀況的時候,才需要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幫忙,協助病患復健、使用一些專業器具幫忙病患做動作練習。但其實職能治療師的角色不僅止於此,更是要幫助病患重新找回獨立生活的可能。
詹 玟諭 October 18,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親餵母乳、擁抱、觸摸好處多!產後 6-8 週是關鍵共生期 詹 玟諭 October 18,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在嬰兒的發展過程中,他必須經歷多個與主要照顧者的重要分離,這些分離,其實皆是建立連結與依附的契機,更成為個體獨立發展的全新轉捩點。
PP Lee October 4, 2023 育兒大小事 屁屁友善的另一種選擇:布尿布 PP Lee October 4, 2023 育兒大小事 多數家庭基於方便性、衛生等因素,選擇使用「紙尿布」,但其實「布尿布」在經濟、環境,甚至是嬰兒健康發展的考量上,都更彈性與幫助。
詹 玟諭 June 7,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蒙特梭利環境必備 6 元素,什麼是「正常化」? 詹 玟諭 June 7, 2023 蒙特梭利小短篇 在蒙特梭利教育裡,成人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孩子在適合的環境中自然發展、學習獨立,並從過程獲得自我滿足與尊嚴,定義了內在心靈對兒童教育的重要性。那成人可以如何為孩子預備完善的蒙特梭利環境呢?
詹 玟諭 February 16, 2022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什麼是孩子的黃金「敏感期」? 詹 玟諭 February 16, 2022 蒙特梭利小短篇, 育兒大小事 對於 0-6 歲的孩童身心發展,蒙特梭利醫師曾提出「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她認為,孩子在 0-3 歲時,需發展 5 個讓人類異於其他物種的特質,這些特質就如同「心靈器官」,缺一不可,若發展不完全,後續生存便會受到挑戰。這 5 個心靈器官分別為:語言、動作、智慧或智力、意志力,以及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