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

正念育兒∶有意識放下「人生應該要是怎樣」的教養期待

什麼是正念育兒(mindful parenting)?許多人以為這樣的教養方法,代表我們必須「正向的」或「正確的」育兒,其實,「正念減壓法」發明人 Jon Kabat-Zinn 醫師曾解釋∶「正念,是以一種不加批判的態度,刻意留心、覺察當下。」也就是更有意識去看見此刻的狀況,讓自己不被情緒帶著走。

要怎麼進入「心流」?蒙特梭利環境也能滿足心流嗎?

你聽過 flow(心流)嗎?心理學家及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件事時,進入一種全神貫注、失去時間感的狀態,不會受外在發生的事影響而分心。我們可以怎麼進入心流?蒙特梭利環境,又對心流有什麼幫助呢?

成人做好「這件事」,可以讓孩子擁有超乎預期的發展?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帶著無限發展的潛能,也是自己生命的主導者,許多成人卻認為,分析能力不足、無法有意識達成目標的孩子,不是獨立的個體。其實孩子的內在,都有專屬自己獨特的特徵與規律,協助指引他們從事自我發展…

追求完美?其實你孕育的是憤怒和自尊

說到「完美」的孩子,你腦袋浮現什麼畫面?是順從、獨立、負責,還是成熟會思考?其實,對完美有過度欲望,就可能成為正常發展的阻礙。當成人對孩子有期待甚至權利的掌控,只要「自尊」受威脅,成人也會孕育「憤怒」,而無法好好欣賞眼前的孩子……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關於分離焦慮

身為家長,你是否想過,孩子第一次上小學或幼兒園時,為何他們會哭泣或鬧脾氣?原來,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主要照顧者,也是他們的全世界。如果沒妥善處理好分離的焦慮,讓孩子知道分開「不是永遠的」,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

為什麼放縱育兒行不通?

在成人給予孩子自由前,首先要讓孩子學會獨立,並支持他們發展做選擇的獨立能力,孩子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但若父母還沒協助孩子,就提供孩子依照自己選擇而行動的自由,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危害,這是因為自由和放縱可能僅是一線之隔。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談到自由,有人覺得那代表「隨心所欲不受控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傳統定義下,自由也被認為是從壓抑與紀律中釋放。然而,讓孩子擁有無限自由,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你看過新聞報導上 18 歲或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大量喝酒、使用毒品、翹課等行為嗎?

什麼是孩子的黃金「敏感期」?

對於 0-6 歲的孩童身心發展,蒙特梭利醫師曾提出「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她認為,孩子在 0-3 歲時,需發展 5 個讓人類異於其他物種的特質,這些特質就如同「心靈器官」,缺一不可,若發展不完全,後續生存便會受到挑戰。這 5 個心靈器官分別為:語言、動作、智慧或智力、意志力,以及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