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 PODCAST《媽很想聊》

《媽很想聊》是一個關於育兒、教育、關係、職場等各種面向的 lifestyle podcast 頻道!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Y2 執行長 Cynthia 與營運長 Diane,來聊聊她們在育兒與人生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聽友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人生中的驚喜與驚奇之旅!
想聊 HOST

CYNTHIA
25 歲的我,很怕小孩,生活沒有小孩也很 OK。
35 歲的我,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的生活重新開始。
育兒是個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的過程。它帶我體驗無條件的愛,同時也帶我面對內心的黑暗面。從中我誤打誤撞的認識了蒙特梭利以及其它不謀而合的生活哲學....我與我的先生創辦了 Y2 而練習當個說故事人,我開始了「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分享為人妻子、女兒與母親的種種體會。人人的機遇或許截然不同,但原來生活只是帶我們探索人生意義的旅程!
DIANE
住在男生宿舍,立志要當個優雅的媽
當第一個小生命在我肚子裡成長的那刻,我為他取名「養樂多」,這是新手父母對於育兒的期待,「養起來快樂很多」。 現今,我有兩個學齡階段的小男孩,同時也是一位職業婦女,忙碌生活當中,總有等不及、沒耐性、想發火的時候,這也證明養育孩子確實不是一件只有快樂沒有憂愁的事兒。我想透過提問反思與說故事,正視自己因育兒而長出的能力,同時,也期待每個參與在其中的家庭成員感受到不孤單。

今天,媽想聊點~
最近小短篇談很多有關成人的心靈預備。今天我們來聊「真誠」 authenticity。教學不只是一種行為,更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師生間的關係會對教學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其實親子關係對育兒的品質也一樣…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由 AMI 培訓師 Sarah Werner Andrews 所寫的文章,我認為這篇文章,會正中任何一位追求「完美」、有「完美傾向」、或認為「完美」是最好的人,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Sarah 提到英文字典對 「perfect」的幾個解釋:例如絕對符合對理想的敘述或定義,已經完整而無法再進步,或完全符合特定的情況或用途。但追求「完美」的黑暗面,往往發生在我們期待孩子都要符合這些對「完美」的詮釋時…
如果問父母們,能對孩子的一生有一個期望,我猜「快樂」應該會在排行榜的前 3 名。許多家長會為孩子選擇「蒙特梭利教育」,也就是因為他們相信「蒙特梭利」能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而且孩子在後續的人生也能繼續的快樂下去。但,這到底是個盲目的信念,還是有科學根據的說法?這是許多人對蒙特梭利的質疑。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有更多機會能從科學的角度來探究 100 年前的蒙特梭利教育。今天,我就來分享一篇 2021 年在美國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發表的研究報告:蒙特梭利教育與兒童與成人 wellbeing 的關聯。
2023 年,《媽很想聊》Diane 去美國進修兩個多月後,開始對婚姻關係有了不同反思。自從那次短期的「拋夫棄子」經歷,她以一顆感恩的心,鼓勵先生有機會就去享受短期的一人世界。去年 11-12 月,Diane 的先生有了前往國外的機會,說長不長,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她開始度過一段偽單親生活 ......
2023 年,《媽很想聊》Diane 去美國進修兩個多月後,開始對婚姻關係有了不同反思。自從那次短期的「拋夫棄子」經歷,她以一顆感恩的心,鼓勵先生有機會就去享受短期的一人世界。去年 11-12 月,Diane 的先生有了前往國外的機會,說長不長,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她開始度過一段偽單親生活 ......
最近我在 Psychology Today 看到一篇文章,篇名是 “The Key to a Lasting Relationship: It's Not Love”,我把它翻譯成:維繫關係的關鍵不是愛,怎麼可能呢?除了愛之外,如何才能維持一段浪漫的愛情呢?
家庭系統理論學者 Murray Bowen,曾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三角關係(Emotional Triangles)。而三角關係無所不在,只要有群體,三角關係就存在。
上一次我們以家庭系統理論的觀點,提到家庭是一個情緒單位,家庭中的每個人的情緒都相互連結,這代表了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影響我的情緒開心或不開心,都可能影響我的其他家人,而我也會因為其他家人的情緒而被牽引...
上一集的【聊關係】中,我們提到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如果伴侶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不健康的,那對關係來說將會很有挑戰。如果你常覺得在關係裡面迷失了自我、常感受到不被尊重,那或許是很好的契機,來為我們的親密關係做一次健檢,重新建立關係的界限。
上一集的【聊關係】中,我們提到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如果伴侶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不健康的,那對關係來說將會很有挑戰。如果你常覺得在關係裡面迷失了自我、常感受到不被尊重,那或許是很好的契機,來為我們的親密關係做一次健檢,重新建立關係的界限。
在親密關係當中,有一個詞叫做 boundary ,界線。如膠似漆、形影不離、毫無保留的互動模式,可能都讓親密關係毫無界線。兩個人如同「生命共同體」,可以毫無保留地分享任何事,很多東西也不再區分你的或我的。看似甜蜜蜜的愛情,或許有人會羨慕、有人會抗拒,但你們知道嗎,在離婚律師的觀察數據中,這樣的愛情,反而很難走得長遠。
在家庭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關係,有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姻親關係、代間關係,大家知道哪一種關係最能預測家庭的滿意度嗎?我最近看見中研院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婚姻效能最能預測家庭生活滿意度,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家庭幸福與美滿,絕對不能忽略婚姻關係,所以這次就來來聊一聊這個有趣的研究發現,以及該如何增加我們的婚姻效能吧!
在上一集【聊關係】中,我們提到美國心理學家 Dr. Robert Sternberg 教授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他提出愛情的重要三個成分,分別是親密、激情與承諾,這三個成分在愛情當中的比例關係,又可以區分成七種不同的愛情,我們這次就來聊聊,是哪七種不同的愛情模式,而你的又是哪一種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車真淑」這部韓劇,她的丈夫在她為這個家庭犧牲奉獻的時候不珍惜,在職場搞外遇,到了車真淑開始尋覓自己的人生意義,離開家一段時間,先生開始發現生活沒有太太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車真淑」這部韓劇,她的丈夫在她為這個家庭犧牲奉獻的時候不珍惜,在職場搞外遇,到了車真淑開始尋覓自己的人生意義,離開家一段時間,先生開始發現生活沒有太太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車真淑」這部韓劇,她的丈夫在她為這個家庭犧牲奉獻的時候不珍惜,在職場搞外遇,到了車真淑開始尋覓自己的人生意義,離開家一段時間,先生開始發現生活沒有太太不行…
在關係衝突時,你我可能會使用的一種策略 忍,其實這在華人的婚姻與家庭關係當中並不少見,我的成長過程當中,也從媽媽的口中聽到過,家和萬事興、忍一下就過了。不過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真的是這樣嗎?
上週是情人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節呢?我結婚這八年間,不管明示或暗示希望先生在這一天可以有點表示,但就如同玩吃角子老虎機,運氣好時,我會得到幾顆金莎巧克力,當然運氣不一定年年有,當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像今年,工作與家庭的需求忙完後已經十點,我老公會送我一句安慰「你不是情人是老婆。」
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你認為什麼是讓關係品質好的關鍵因素之一呢?我想,如果答案是溝通,應該很多人也會認同。那溝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曾經,我認為溝通的目的是在取得彼此的共識,夫妻間要有共識,擬定家庭方向才能同心攜手向前。那要如何才能好好溝通已取得雙方共識呢?
科技可以為生活帶來便利,但也讓我們與大自然似乎漸漸疏遠。我們迫切地需要思考,如何讓孩子與真實的世界,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與連結。這一集中,舒雯老師將邀請您與孩子,一起進行兩個練習:大自然的聆聽,與地球媽媽的感恩。透過這個練習,讓我們重新打開感官,用心感受周遭世界的美與善。
在這個練習裡,我們體會情緒就像蝴蝶一樣,在心的花園裡飛進飛出,它們只是反映著我們對當下經驗狀況的一種情感態度,所以不用慣性的急著去批判情緒的好壞對錯,先學著去接受認識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就如同不同的蝴蝶會增添花園的美麗一樣,倘若我們懂得如何善待情緒,我們的生命的經驗也將因此更豐富美好!
舒雯老師將透過幾段音樂的聽覺引導,讓我們陪伴孩子察覺自己的想法變化,並觀察自己與他人想法不同的可能性,這個練習會引導孩子進一步體驗到尊重想法不同的重要性和修養喔!
這次,舒雯老師將透過盒子裡的小貝殼,帶著孩子進行「用耳朵數聲音」的練習,除了讓家長陪伴孩子體驗專注力以外,也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透過專注力,做到許多他們想做的事情!
這次,我們邀請到美國加州生命教育機構 Mindful Circles「靜心圓圓」的創始人楊舒雯老師,企劃四集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的靜心練習,希望透過靜心,幫助我們以更多的覺知和愛來生活。
這一集中,跟著 Jessica 的引導,透過靜坐來幫助你放鬆身心,紓解一天的壓力與疲憊。一起享受一段真正安寧與平靜的睡眠——儘管只是一段急需的小睡也能適用!
媽很想聊~Podcast 收聽連結
歡迎訂閱我們,即時收聽最新內容!
Y2 Podcast 媽很想聊
內容企劃|杭容宇 (Cynthia)、鄧皓引 (Diane)、李珮儀
節目製作|李珮儀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