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ck-Knock, 敲開蒙特梭利中學神秘的大門(上)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成長、探索與信任、等待與理解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台灣竹東一所被綠意環繞的學校,故事的主人翁是九個正值青春的青少年跟三位老師和一群在背後默默支持的行政人員。這是關於台灣第一所蒙特梭利中學誕生的故事,而所有發生的一切點滴,都還在發酵、持續轉變、還有創造中……。


每一步都是嶄新的嘗試

從新竹高鐵轉車抵達毅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只需約十五分鐘,距離寶山水庫也僅約三分鐘車程,映入眼簾的是廣袤的社區型學校,春櫻、秋楓、小葉欖仁、大王椰子樹,染成一片寧靜而舒心的綠意。

上學時間一到,學生們自動自發地從獨棟的四層樓宿舍,魚貫的往寬闊的社區活動中心教室前進,有的想散步上課,有的偏好騎單車代步,還有青少年正纏著教育長 Jan 商借電動滑板車,「Why do you need a scooter?」Jan 靠在樓梯間輕鬆卻嚴肅地問借用的原因,只見孩子搔著頭皮,努力用有限的英文單字說明理由,希望取得她的同意,經過二、三分鐘的對話,終於聽到 Jan 點頭說出:「OK」,孩子興奮的大叫,然後衝出宿舍,帥氣地滑向教室。

這樣的小故事在蒙特梭利中學時時可見,想做甚麼?想要甚麼?對甚麼有興趣?不想要甚麼?都可以自由表達。這群國一的青少年們必須學著用英文表達與討論;當然,蒙特梭利中學開學的第一學期,並不是這樣的。

對習慣傳統教育指令式教學的學生來說,上課沒有固定的教材、想學甚麼要自己想,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老師詢問:「你對甚麼主題有興趣?」回應往往是一雙雙迷茫困惑的眼睛,青少年從沒想過可以自訂學習主題,所以蒙特梭利中學的老師們必須旁敲側擊、耐著性子,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往內去探索跟思考自己想鑽研的題目。

經過二個學季的洗禮,學生們有的已漸入佳境,知道自己對那些主題有興趣,有的仍在摸索,但,老師們也不著急,因為,對蒙特梭利中學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發展步調也不同,就算觀察發現孩子有某些特質,老師們也不說破,只是安靜地在旁邊靜觀其變、仔細紀錄,等待青少年逐漸成長轉變。


等待青少年發現自己內在的美好

凡甘老師指出,「我們每學季會幫學生做一次整體性的評估,希望幫助學生確認自己的目標、引導思考,設計一些問題讓孩子去更認識自己,這比達成甚麼目標更重要。」

「等待」是蒙式中學老師們深植於心的信念,有三十多年蒙式教育經驗的教育長 Jan 說:等待是重要的,大人們要等孩子準備好、等孩子「發現自己內在的美好,然後願意跟這個世界分享與展現那個美麗的自己。(It's our expectation that the beautiful person can come out and they can share that person with us. The inner person who is their best self.)」

所以,在蒙特梭利中學,你聽不見「起床囉!」「上課囉!」「吃飯囉!」「洗澡囉!」「把髒衣服拿出來洗!」這樣搖旗吶喊式的提醒,取而代之的是青少年們用自己的節奏跟速度完成該完成的各項工作。而所有的日常工作,都是蒙式教育的一環,因為,對 12-18 歲的青少年階段來說,發展獨立的人格,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因為「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正在經歷蛻變,他們的身心都正在經歷動盪,正在練習與準備長大成人……。」凡甘老師點出等待的重要性!

「所以囉,如果孩子不想穿著髒衣服,就必須學會洗衣服,因為這裡沒有大人會幫忙洗。」Jan 眨眨眼,笑著說。當某個孩子洗澡洗太久,也會被其他孩子抱怨,公平正義是此時他們最重視的價值,自然而然地,在同儕的力量下,孩子學會負責任、學會尊重別人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中學強調住校的重要性。在這裡,青少年會被視為獨立的個體;在家裡,青少年就會被父母當成需要照顧的小孩。

最讓 Jan 欣慰與感動的是:「學生們『願意去嘗試』是最大的改變,青少年們變得更加獨立,而且會互相照顧,從甚麼都不會,自然而然甚麼都會了!」


孩子的改變讓家長更信任學校

教育長 Jan 提到:「學生們『願意去嘗試』是最大的改變,青少年們變得更加獨立,而且會互相照顧。」

孩子們每周回家一趟,從原本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天之嬌子女,變成成熟體貼的青少年,願意進廚房洗米煮飯、自動幫著做家事,開心地跟父母分享學校發生的點點滴滴,這些改變,家長都看在眼裡……,「孩子的改變,就是讓父母放心的最佳證明。」Jan 說。

入學前,家長就知道蒙特梭利中學沒有傳統的考試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各項專題,所有的家長都認同:重點不是考幾分,而是學習到甚麼?負責數學科的凡甘老師說自己的角色很像「導遊」,帶著孩子把國小到國中間的數學觀念變成數學的知識地圖,想去探索地圖上的哪個地方?則由學生各自決定。因為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都不同,所以在蒙特梭利中學不會有統一的學習目標跟進度,而是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想探索的領域而定,老師則是協助檢視是否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樣的學習方式,老師跟學生都需要時間適應跟準備,導遊就是指出方向,讓旅客有跡可循,沿途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麗!

此外,因為中學採全英語授課,每個學生的語言程度不同,更考驗著負責 English Language Arts (ELA) 的 Susan 老師,「我會看學生的興趣去引導,喜歡寫詩就從詩開始學英文……。」她覺得目前最大的困難是鼓勵孩子間彼此說英文,不過,因為教育長、house parents 都是外國人,所以學生現在看到大人就會自動切換語言模式,改講英文。經過兩個學季的洗禮,Susan 打算把 ELA 課程的時間調整為早上先上一堂英文輔助課,「我們想嘗試一早先啟動英文模式,看看學生會不會在後續的課程更願意說英文。」她分享。

就是全心全意關照每一個學生,才會有這麼細膩的觀察與調整。「老師們非常非常認真,超越我的期待,讓我很感動。」Jan 肯定地說。

>>KNOCK-KNOCK, 敲開蒙特梭利中學神秘的大門(下)


文/蘇于修
照片提供/Y2MAC 毅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
本文內容節錄自 Y2 未來教育 — 2022 年度報告



Y2MAC 毅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 於 2022 年成立,是台灣第一所全住宿制的蒙特梭利國中階段機構。透過為青少年打造一處預備好的環境、跨領域專案與有意義的工作,引導他們認識自我、與社群連結,建立起開展未來生活所需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