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多元應用

長者護理中的積極行為應對–蒙特梭利P3方法(下)

失智症患者只是有認知溝通上的障礙,其他部分都跟一般人並無二致。安.凱莉提出幾個常見的觸發因素,大家可以按圖索驥,了解什麼樣的情況,容易引發患者情緒或反應的變動。

長者護理中的積極行為應對–蒙特梭利P3方法(上)

2028 年台灣將進入極高齡化時代,我們不只需要關心健康的高齡者,更希望透過積極的作為,讓高齡者可以活得有價值跟尊嚴,能被溫柔對待,因為,我們都可能是未來需要被好好對待的長者之一。

從食出發,重新認識自我與世界

專訪安步良食創辦人鄭婷如

在臺東的孩子的書屋,鄭婷如推動「食物感官教育課程」,她透過聽、嗅、觸、味、視覺,從孩子熟悉的9種在地食材,在互動與創作中探究自己的成長與生命脈絡。

蒙特梭利教育,替失智者找到曙光

專訪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周桂如教授

瑪麗亞.蒙特梭利曾說:「你為我做得越多,你將從我身上偷走更多的能力。」這句話,也適用於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與支持。這樣的理念,協助照顧的專業人員和家屬,將焦點從失智的各種「症狀」,轉移到「人」本身。

同理與陪伴的第一哩路:蒙特梭利精神應用於親子溝通

專訪育兒諮詢顧問趙崇甫老師

大樹老師外表確實瘦瘦高高彷彿大樹一般,內在其實如小花般柔軟細膩,談起踏入蒙特梭利的機緣,大樹老師先說了自己的人生求學故事:那個念廣告行銷的大男孩,其實當年一直覺得自己不會讀書,什麼都學不好…

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蒙特梭利精神應用於寄養經驗及人際互動

專訪 Ivy's House 親子空間創辦人莊建宜

lvy 將蒙特梭利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從自身出發、並將這樣的精神運用到寄養的孩子身上,甚至影響每一個在親子空間的孩子、家長和老師…

從幼兒觀察到家長觀察:將蒙特梭利精神應用於家長工作

專訪 Mon chouchou 親子共學空間創辦人Yolanda

觀察主要想傳遞的精神是:人必須身心合一的活在當下,享受當下,而後才能發現生命的美好。但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唯有能學會放下。放下什麼?放下過往的一切。這門課深深影響我思考方式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