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專訪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創辦人馬毓鴻老師

馬老師身兼多重角色,對老師、父母、校方的三重關係特別有感,也持續透過各種推廣活動,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支持孩子的發展。

一天 24 小時,若從早上七點準備出門讀書,到下午四、五點放學回家,國中生有的還得加上一堂輔導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長達八到九個小時,家長如何了解孩子的狀態並與校方建立正向的關係?

服務於蒙特梭利教育體系超過二十年的馬毓鴻老師,受過蒙特梭利師培,後來更創辦了滿兒圓蒙特梭利 0-12 歲學校並育有一對子女,如今,升上國中的兒子更首度離家前往竹東就讀蒙特梭利中學。身兼多重角色的她,對於老師、父母、校方的三重關係特別有感。


從「我們」出發,成為教育合夥人


在教育現場,她發現有兩種父母讓學校辦學特別辛苦:一種是被媒體喻為「直昇機父母」的家長,盤旋於孩子上方,解決孩子的所有困難,另一種則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都推給學校和老師。光是吃飯這件事情,就足以讓校方左右為難,前者會懇切拜託老師:「我的孩子不吃芹菜,請老師盛飯的時候不要放。」後者卻說:「我的孩子討厭茄子,拜託老師想辦法讓他吃!」馬老師理解不同家長們的心態,卻自有妙招,她分析:「只要拿捏好那條看不見,卻十分重要的線,就可以做到」。

那條線是甚麼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馬老師指出:對蒙特梭利教育來說,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小至身體的冷暖判斷、挑食問題、大至課業的學習、人際關係的衝撞……等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做爸媽的千萬不要站在孩子面前,幫他把事情都處理好,而是退一步等待,陪著他去處理、面對,孩子才能從中學習,並獲得自信。

要讓孩子成為自己,首先,「家長要成為教育的合夥人」。以挑食為例,當孩子有挑食問題時,家長可以跟老師說:「我的孩子有挑食問題?我們要怎麼努力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困難?」千萬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丟給學校老師,而是和學校老師組成教育團隊,從不同角度共同努力,協助孩子成為他自己。這就是「家校共育」的真諦!

馬老師建議,家長再怎麼忙碌,都要主動和老師建立連繫。孩子六歲前,建議每三個月跟老師個別對談;六歲之後,可以拉長到每學期對談一次。因為家長和老師各自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孩子,爸媽看到的,只是孩子這個單獨的個體,老師看到的,卻是孩子在團體中的樣子,不論是人際問題、學業問題等等,只要家長和教師能攜手合作,就能從不同角度協力,提供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要做到「家校共育」父母也要跟著學習成長,才能陪伴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找到自己!


相信孩子,在最適時刻放手

要做到「家校共育」,父母也要跟著學習成長,和學校成為教育合夥人,從不同角度共同陪伴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找到自己。

馬老師也分享兒子離家就讀蒙特梭利中學的心情,孩子從小跟自己很親,離家住宿是第一個關卡,身為一位母親,又是蒙特梭利的教育者,馬毓鴻知道,要給孩子和老師時間適應;沒想到,當孩子好不容易融入群體生活,回家卻跟她說起在學校跟同學初次打架。她沒有立刻衝到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也沒有責罵孩子,而是了解事件始末後,誠懇寫了一封信給校方,告知孩子們在宿舍打架的事情,提醒老師是否要再跟孩子們做後續的溝通和處理。

這不只是基於對蒙特梭利中學的信任,更因為馬老師知道:當我們在面對孩子遇到的人際衝突也好,或是學習低落等各種問題的時候,孩子也在看大人們怎麼做。因為,未來他們很有可能會採取跟大人同樣的做法。所以父母親應該要能夠理解,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可能是學習的契機—對家長跟孩子都是!

「替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預備過程中,父母親的相信,真的很重要!」馬毓鴻以一位母親、一位老師與教育辦學者的過來人經驗分享:「相信孩子,能夠幫助他們更成熟、支持自己。這個相信要深深根植在自己的心裡,才能在最適合的時段把手放開。」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最終是孩子自己走在這一條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自主、並對所在群體有能力付出貢獻的人。家長如果能夠想清楚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真正的放手。」


文/翁舒玫
照片提供/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
本文內容節錄自 Y2 未來教育 — 2022 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