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控制人生,還是人生在控制你?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人在生活當中擁有「選擇」,就代表我們相信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為人生或環境創造改變。然而,當你逐漸控制人生,你會發現,其實人生也反過來在控制你 ......「我要控制環境」、「我要控制身邊的人」,種種失控的念頭佔據了我們的大腦,到底要怎麼跳脫這種無止盡的追求感?


正反兩面的自我信念

(Photo by 詹玟諭)

當一件事是自己選擇的,不論事情大小,相較於做非自己選擇的事,都會比較享受,表現也會更好。這種想達到完美的心態,其實會讓人無法控制「控制」,對於人際關係、家庭、工作等生活面向,更容易產生各種挑戰與影響。

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中,成人及孩子,同樣被鼓勵擁有自主選擇權,並透過自身力量來創造改變,但同時,內心又要保持謙卑,不能擁有操控事物的欲望。聽起來,蒙特梭利教育的目標,似乎有種一體兩面的矛盾?這個矛盾有解方嗎?


蒙特梭利精神的 4 個預備層次

(Photo by Samson Katt on Pexels)

蒙特梭利醫生曾說:「如果要成為孩子生命的服務者或滋養者,成人必須追求更高的心靈層次。透過心靈預備,才能幫助我們擁有一顆敞開的心 — 不帶批判、先入為主、與期待。」而以下 4 種預備層次,則能帶領我們精進、修練自己的內在,尊重每個人不需要被操控、原本就是一個完美個體的事實。

  • 生理
    即身體上的預備,除了吃飽、睡好、運動,還包括衣著、整體外觀的整潔美感等。

  • 專業
    為了做孩子發揮潛能的支持者,必須了解人類發展需求的專業知識,如人類發展學、心理學等。

  • 智慧
    即運用分析、判斷與思考能力,協助我們理解吸收專業知識,並擁有選擇、改變及控制環境的能力。

  • 精神或心靈
    即內在狀態、信念與價值,會主導我們的直覺反應,同時也是生理、專業及智慧的根基。


【延伸閱讀】
以人為本的蒙特梭利教育


回歸內心,蒙特梭利是一輩子的修行

上述 4 種預備層次中,精神與心靈的預備,除了會主導我們的直覺反應,也是日常分析、思考、做選擇的基礎,是各種專業預備給我們的工具,而透過內在承諾,我們才能將專業應用於生活中,「心靈預備」,就是承諾將投入一生所剩的日子,用適合自身的方式,回到自己。

這會是終點嗎?

其實,有幸找到自己所信的方式後,也沒有人可以一眼望見結果,但蒙特梭利醫生要告訴我們的是,想成為能執行蒙特梭利精神的成人,終身承諾與困難的練習是必要的。許多人上完蒙特梭利培訓,在家中或教室實行時,經常會遇到阻礙,進而冒出「理論有瑕疵」或「我有瑕疵」的想法。

然而,困難的源頭其實就在心靈預備,從心靈上來看,我們遇到的各種挑戰或阻礙,都是在提醒我們:先回到自己。

只有願意深入探索並接納內在,這個一輩子的修行,才能帶領我們走向未來。

【延伸閱讀】追求完美?其實你孕育的是憤怒和自尊


Podcast 腳本/Cynthia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9】,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參考資料

  • Fafalios, I. (2012). The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the adult. 1–28.

  • Leotti, L. A., Iyengar, S. S., & Ochsner, K. N. (2010). Born to Choose: The Origins and Value of the Need for Contro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10), 457–463.

  •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