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會的新生兒

本篇文章摘錄自 Communications - Montessori and the Adolescent, 2011/1-2 ,為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於 1938 年 5 月 9 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第 23 屆國際蒙特梭利培訓營的演講——Adolescent as the “Social Newborn” 之講稿內容。


(Photo by Norma Mortenson on Pexels)

青春期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本章節將探討青春期各種未知的可能性。文中比較青少年的兩種世界,一是父母建構的「已知」世界,二是未來必須自己建構的「未知」世界。在未知世界中,青少年會成為一家之主,建立自己的家庭,成為家庭的支柱。青少年就像是社會的「新生兒」,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脫胎換骨。而在蛻變的過程中,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勢必會有所改變,他們會變得叛逆、難以捉摸,同時也會比較怕生,容易多愁善感,甚至開始經歷各種內心掙扎。心理上的變化也代表孩子的命運正在展開新的一頁,他們會開始有意識地探索未來出社會的生活,這種模糊抽象的情感會引導他們與社會接軌,同儕、同事與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也勢必會在將來取代家人,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

蒙特梭利的目標在於教育青少年新生的人格,讓這個新人格在自然常態中紮根,在最適宜的環境裡成長。唯有在不受壓抑的情境下成長,青少年才能順利融入社會、體會適性成長的快樂與自在。若青少年專心追求生命的價值,那麼在青春期結束後,他們就能達到高度自我實現。相反地,如果發展失衡,孩子就會陷於憂鬱之中,嚴重的話甚至會萌生尋死的念頭。讓孩子在青春期發展出健康的心理,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重要標竿。

社會新生兒

禮拜一(1938/5/2)我們談到青少年的人格,雖然討論注重的是生理層面,但也稍微提及了心靈層面的教育。雖然青少年仍然處於懵懂的時期,但他們未來都會經歷特定的身心轉變,因此我們在探討青少年心理時,必須謹慎考慮各種層面,也要考量這對青少年未來的影響。然而,青少年其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天性使然。他們必須在青春期處理諸多複雜難解的情緒,但這樣的心理情境也正是這個時期最有趣的地方。我們可以將青少年視為「社會新生兒」,因為在社會化之初,他們就得設法在一個未知的新世界中求生。青少年未來幾年的發展,是我們教育者特別關注的層面。

青少年階段人格發展的核心概念

這就是青少年階段人格發展的核心概念。也就是說,為了他人而活的人,才是成功社會化的人。群體生活需要新生兒的加入,而他們會慢慢成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知道他們以後在這個世界中會為了別人而活,會為他人犧牲奉獻,但這些改變與想望都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無法預見的。因此,我們身為教育者,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引領他們調適過渡期的茫然。青少年看起來有很多煩惱,這跟孩童剛進入青少年時期第一階段的心理狀況有關。


孩子內在的轉變無法用肉眼見證

(Photo by Anastasia Shuraeva on Pexels)

我已經提過,青少年時期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而第一階段屬於準備階段。這個時期的孩童還十分懵懂困惑,但是人格上會有大幅度的改變,甚至每個月都能感受到自己內在的轉化,這正是青少年時期最可貴之處。嬰兒的出生時間很明確,我們知道他是昨天生的、前天生的、一個月前、或是晚上十點整生的,但青少年蛻變只發生在心理層次,孩子內在的轉變是無法用肉眼見證的。改變不會慢慢到來,而是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例如,你曾悉心照顧的小孩,那個曾和大夥兒都玩在一塊的小朋友,你一直以來叫他小寶,但可能某天他會說,「我才不叫什麼小寶,我叫約翰。為什麼你老是要用綽號叫我!那又不是我的名字!」那個叫做小寶的孩子已經不復存在了。或許有人以為他的孩子還是和以前一樣,可以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會乖乖挨罵、逆來順受,但是孩子現在會突然發怒,反應激烈,有時候甚至會因此覺得受傷而難過落淚。在大人眼裡,他們只覺得從前那個乖巧的孩子不見了,而他們必須糾正這種不恰當的情緒表達。

與其說孩子叛逆,不如說他的人格正在改變

由此可見,成人往往只想到要導正,他們認為必須導正孩子青春期的所有行為,擔心這些下意識的行為會導致將來發展出問題,所以必須處理。如果孩子的父母親或其他長輩只一味的想去導正這些青春期出現的行為,那麼孩子就會覺得不被尊重,而且越來越困惑。大人跟孩子間總有吵不完的架,青少年也不例外,這是因為大人不懂自己和孩子應該怎麼做才好。

青春期的孩子看起來可能真的很叛逆,但有些情緒並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甚至他們自己也被各式各樣的情緒起伏嚇到——他們只不過是突然間感受到這些情緒,並且想要表達出來罷了。所以與其說孩子叛逆,不如說他的人格正在改變。然而,孩子並不總是像我們想的那樣叛逆,在眾人面前他們還是很害羞的。孩子在說話之前其實還算自在,但張開嘴巴的那一刻起,卻忽然感到渾身不對勁,他們會開始臉紅,然後不敢開口。他們不是叛逆,只是因為發現自己身處於嶄新的環境而感到困惑。

這裡的新環境並不是真的新環境,因為他們正面臨的並不是外在世界的改變,而是比較抽象的、精神層次的改變,因為思考事情的角度產生變化,所以同樣的世界看在孩子眼裡卻是截然不同。父母長輩可能會覺得孩子很叛逆,因而責罵他們,他們自己也會私下嘟噥發牢騷,但這是因為他們比較害羞,不想直接與人溝通的緣故。


青少年心理學發展階段

很多青少年心理學研究會提到兩個發展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中,孩子會時而興奮時而沮喪,情緒起伏較大。第二個階段則是定型期,在這個階段裡,孩子會開始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開始可以自己處理很多事情,但隨即也會經歷一陣低潮。我們不妨這樣來看:孩子的體內有兩股力量正在消長,一個是來自於潛意識的精神動力,它讓孩子得以成長茁壯,獨立自主,另一個則是來自於表意識的羞怯阻力,它是孩子發展過程中必須克服的障礙。兩股勢力的拉扯拮抗,會以不同形式在孩子身上顯現。

另一個觀點則是認為,孩子在這個時期會注意到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事物。舉例來說,小時候父母要他們穿什麼他們就穿什麼,孩子會欣然接受父母的安排。但現在的想法不一樣了,孩子發現凡事都給父母安排不一定是好事,而且他們還會開始在乎別人的觀感,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這樣想的。和小時候不一樣的是,他們會變得特別注重他人的看法。例如有一天他回家告訴媽媽,朋友說他的褲子熨的方式不對,媽媽聽了之後當然會盡量幫他改變熨法,但孩子還是不開心。於是媽媽就問了,「為什麼還是這麼難過呢?」「都是因為我的衣服很土啦!」孩子這樣回答。這些都是孩子個性上的轉變,他們的行為開始改變,更有了一些以前不曾有的新煩惱。

青少年認知衝突

我認識一位女士,是某位義大利內閣大臣的太太,她參加各式名流聚會的時候總會帶著孩子同行。結果有一天,她的孩子竟然天外飛來一筆的問她:『媽咪,你為什麼不穿好看一點?其它阿姨穿得都比你好看好幾倍,妳應該要穿得跟她們一樣好看才對啊!』

正如幼兒對於光線、色彩和觸感等感官刺激非常敏感一樣,青少年對於他人的看法也是相當重視。他們會開始與他人的心靈有更深層次的交流,希望別人認可自己,而且不想輸給別人。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都很容易因為各種因素產生自卑的心態,或者陷溺在各式幽微作祟的煩惱裡無法脫身,他們的內心會有許許多多的掙扎。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這些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呢?許多老師仍然把青少年當成小孩責罵管教,因為有些老師認為,在眾人面前指出孩子的錯誤,可以協助孩子培養他們現階段所缺乏的能力。

這種認知的上的衝突對青少年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嶄新的人格必須在新的社會中誕生,這個社會雖然一直都存在,但對於青少年而言卻是嶄新的。我們身為成年人也經歷過同樣的成長過程,所以可以預測青少年在未來會經歷哪些階段:青少年將會與廣大的社會接軌,感受到複雜且強烈的情緒。這個社會不只是眼前所見的實質社會,而是他們的同胞、他們的國家。這個由偉大文明構成的社會,就在社會新生兒眼前慢慢展開。

不該一味地以導正手段教育孩子

由於孩子的個性已經改變,我們不應該一味延續過去的方式,用導正的手段教育孩子,同時,我們也需要去了解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協助他們追尋人生的使命。我們必須幫助孩子,因為我們可以看見他們所看不清的人生方向。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處理眼前另一個更為緊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必須替未來的社會生活,也就是未來的家庭生活做好準備。


新家庭意識

(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s)

根據一些嚴謹的研究顯示,不論孩子發展狀況如何,在這個階段,男孩子在女孩子面前,並不會認知到自己是「男人」。這種現象要到很後期才會出現,當前孩子仍處於情感的發展階段。相關研究顯示,一般情況下,在這個有趣的形塑階段裡,男孩和女孩並不會對彼此產生很大的興趣。然而,這種情感確實存在於他們的靈魂深處。那是一種潛意識的衝動,所以他們的表意識便無從得知這種痛苦、困惑和興奮的感覺究竟從何而來。

年輕女孩時常會對女教師產生喜愛和敬佩之情,但這只不過是一種傾向而已,因為她們以前從未對誰有過這種單純而深刻的欽佩感。多數接受宗教教育的女孩,尤其是就讀天主教學校的女孩,都會受到修道院的宗教生活所吸引。她們說:「我有成為修女的使命。我不想與男性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要小孩,可是我願意為理想獻身。」

男孩內心裡是渴望陪伴的。他們有些可以互相分享想法的朋友,彼此也時常都有相同的感受,可是他們總是説:「我又不是女生!」他們與女孩保持距離,看她們不順眼,使雙方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各自孤立。一般情況下,在這個形塑時期,如果男孩與女孩在同一張餐桌上用餐,他們會互相別開目光。這樣一來,他們很可能在長大後,仍對異性一無所知。

原生家庭已經不夠大了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們而言,原生家庭已經不夠大了,同時,原生家庭對他們的重要性及影響力也已不如以往。而這並非因為他們在家裡有不好的感受,或是與家人之間缺乏情感。事實上,在意識層面上,孩子對原生家庭的感情並未減少,但在成長過程中的這個新階段,似乎出現了新的轉變,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建立新的家庭來取代舊的原生家庭。這個新家庭還只存在於孩子的潛意識裡,他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種需求,但為了爾後能組成新家庭,他們必須走入社會累積歷練。因為這樣的使命深深刻印在孩子的新靈魂中,所以孩子們會離開家庭,尋求一個更大的社會。此外,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在這些「社會新生兒」的社會生活當中,會有一些新階段的活動出現。

因此,我們會看到孩子逐漸被推著走入社會,去完成他們未來的人生使命,儘管這些使命在現在看來是那麼幽微不清,前途也不甚明朗,但孩子的內心總有個聲音在呼喚他們,要他們將生命奉獻給一些真正重要,而且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在追求偉大目標的時候,很容易迷失方向,就如同幼童會透過想像來逃避現實一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孩子不會說他想當個老師或醫生,而是會提出其他更遠大的夢想。換句話說,孩子並不考慮那些必須付出極大努力,但實際可行的目標,而只會考慮一些不切實際的選項。

好幾個世紀前,西班牙的聖女德蘭(Teresa of Avila)對一個少年說:「讓我們去美洲(當時哥倫布剛發現新大陸不久),向當地原住民傳福音吧。」正是這種想像力造就了實踐的驅動力。如果我們無法時時體貼孩子,考慮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真正需求的話,這股驅動力就無法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像現今的教育一樣強迫壓抑他們的情緒和想法,一味遵循成年人訂定的規範來確立孩子的人生目標,那麼這些目標就會變得如同中學課程一般枯燥乏味。


青少年內在驅動力

(Photo by Myicahel Tamburini on Pexels)

成年人相信人生目標會讓孩子比較務實,從而幫助他們在社會上立足,所以強迫孩子按照他們的指示做,自己卻一點也不理解孩子。若大人秉持著這樣的態度,那麼孩子心中的這股驅動力,這股實踐夢想的原動力,就無法好好發揮。孩子依循著成年人的原則長大成人,可是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總是不斷試圖導正行為,而不理解他們真正在想什麼的話,孩子長大後將會一直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

孩子內心中原本存在的驅動力是能幫助他們實現理想的,但一旦外在的限制導致孩子無法與這股動力和諧相處,其所導致的失調不僅會讓實踐夢想的驅動力消失,更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矛盾。也就是說,阻礙孩子實現夢想的,可能就是他們的家庭和工作了。

這股驅動力雖然不會消失,卻發揮不了應有功能,無法引導青少年實現自我,反而讓他們持續在各方面感到徬徨。這種情形,導致社會成了今日的樣貌。如今舉目所見,社會上充滿庸庸碌碌的人,個個過著壓抑的人生,大家卻覺得這很正常。其根本性的問題在於,他們內心真正的渴望、志向,與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脫節,所以實在不能稱作「正常」(normal)。

何謂正常?不正常?

要促成正常的人格發展,就應該找到方法,讓這股驅動力得以發揮、持續茁壯。唯有實現這股驅動力的潛力,才能成就穩定與正常的人格發展。我們稱為「正常」的人,是指成功順應社會環境、融入大眾的人。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卻還有很多人沒有辦法融入社會,因而被當成「不正常」的人;也有許多很努力的人,雖然具備這股驅動力,卻價值觀偏差;甚至有些人,打從一開始就缺少這種能量。以上種種不正常情況,常常會在青春期顯現出來。人類透過研究病理來了解生理機能,同時我們也可以仿效這種模式,透過檢討異常表現,釐清何謂「正常」。

就跟我禮拜一提到的一樣,透過病理研究,我們可以把不同的病理特徵清楚區別開來,給予更精確的定義,了解得更為透徹。現在我們看到,有很多偏差的表現源自心理層面,例如孩子可能會說,他討厭自己的家,極度渴望遠離家人。這樣的行為顯示,有些在正常情況下本應已克服的情緒,仍舊盤據孩子心中。因此,對於不被家人理解、且很想離家的青少年而言,如果能搬出去一陣子,其情況或許能獲得改善。

此時便需要一個預備好的環境,更容易滿足孩子這些內在的心理需求,如此一來,周遭的人,甚至孩子本人,才能對自己有更多的理解。一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就算有不安的時候,還是能保有自制的能力;反之,在不正常的情況下,他就容易暴怒。正常的人只要離開家庭一陣子就可以改善,但不正常的人會對自己的家庭極度反感,還會想盡辦法擺脫家人的束縛。

青春期特殊精神疾病

許多精神疾病好發於青少年階段。已故德國精神學家克拉夫特(Richard von Krafft-Ebing)、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曾經探討幾種青春期特殊的精神疾病型態,例如「青春型思覺失調症」(hebephrenia,舊稱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就好發於青少年階段。患者會變得抑鬱寡歡,不時會情緒失控。若症狀嚴重,可能會導致孩子自殺。這種精神病症發作得很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我們有時候也可以從正常人身上觀察到上述類似的症狀。在青少年時期,有的孩子會感到愁苦鬱悶、情緒失控,或者心靈特別脆弱;在學習不符合青少年現階段需求的學科時,這些情緒會讓他們難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就自殺率而言,光看統計數字就能發現問題所在:青少年自殺案例的發生頻率雖然不高,但確實高於總體平均。以德國為例,在相當注重抽象教育的年代裡,因為考試考不好而自殺的中學生人數就多得令人擔心。在「正常」人身上,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各種心理疾病的癥狀,他們與心理疾病患者之間的分別只在於程度的差異。

情緒失控的另一面,就是這些心理失調會誘發青少年犯罪,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但是我們在這裡不會深入探討。人們普遍對這項議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常常把青少年犯罪和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混為一談。確實,青少年可能會做出我們一般認知的犯罪行為,但這些行為卻源自於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機制。

在這個年紀,孩子可能會有突如其來的強烈情緒,不但身體上容易受傷,心靈也比較脆弱。有太多的問題仰賴社會共商對策,我們不但要正視這些問題,更必須設法解決。青少年奧妙的心靈中蘊藏著無窮的能量,我們要幫助他們把這些潛力發揮出來。


文章出處
Montessori, M. (1938). The Adolescent – A Social Newborn. Communications - Montessori and the Adolescent, 2011/1-2, 73-78. Copyright © The Montessori-Pierson Publishing Company CV, 2019 (https://montessori-pierson.com)

文章翻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Y2 蒙特梭利文獻翻譯計畫

本文由 Montessori-Pierson Publishing Company CV 授權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翻譯與非營利推廣使用,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