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討好」還是「對他好」?

(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s )

你是否遇過這種矛盾的狀況:在工作中,明明自己已經忙不過來,卻無法拒絕別人提出幫忙的請求;在婚姻中,明明不喜歡老公的某個習慣,卻怕引發衝突而忍著不說。到底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討好、迎合別人?為什麼我們要害怕別人不喜歡我?


「討好」與「對人好」的差別

(Photo by Kim Stiver on Pexels )

  • 討好

    是犧牲、放棄或妥協自己的需求,以滿足他人的需求與快樂。目的更多程度是希望「對方喜歡我」。「討好型」人格,在行為展現上,往往是願意付出、顧及到別人的人,但容易隱藏自身想法與需求,擔心說出來會產生衝突、不受大家喜愛。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價值、值得被愛的,然而「討好人」內心始終追尋由外在定義自我存在的意義,藉此讓別人重視自己,以「被認同」為自己的終極目標。

  • 對人好

    是顧及自己需求的同時,在能力範圍內去滿足他人的需求與快樂。目的更多程度是「想要對方好」。會想「對人好」,可能因為有著憐憫助人的心,希望彼此都安好。尤其面對親近之人,願意「對他好」,只是想看見他們都幸福快樂,而不會為了對方好,影響到對自我的看法。「對人好」的前提,是先顧及自身感受,為自己建立安全感,才有餘力滿足別人的需求,因此,「對人好」,比較像一個平衡自己與他人需求的狀態。


「討好」真的就能被愛、被認同嗎?

(Photo by Henrikke on Unsplash )

從許多人的經驗中可以發現,當一個人在討好他人時,初期看似能感覺到自己有價值、被他人接納,例如在團體中順從大家,會讓人覺得你合群、好相處;在提供他人協助時,對方的感謝會讓你覺得自己是有用的等等。

然而,如果長期壓抑內在的真實想法,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反而是有危害的,你會感覺自己持續犧牲、迷失自我,或一直以被害者的心態生活著。此外,根據心理學的「登門檻效應」和「阿倫森效應」,當你幫助別人一次,他會非常感激你,但你幫助他十次,他便會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哪天你不再幫他了,他還會因此不高興、責怪你。

由此可知,過於討好其實會造成反效果,進而讓對方貶低自己的價值。


薩提爾的 5 種應對模式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 「討好」型姿態,以類似求婚的半跪姿勢,伸出敞開、給予的手掌

    在乎當下情境、在乎他人,但就是忽略自己的感受,為了得到認同與愛,或避免爭執,總會用「好」和「順從」的方式溝通,很擔心表達自我,認為「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 「指責」型姿態,類似一個人站著,伸出手指別人的畫面

    在乎當下情境、在乎自己,但總是忽略了他人,為逃避表達自己的感受,總會用「否定」和「命令」的方式溝通,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對方的錯」。

  • 「理智」型姿態,類似一個人雙手抱胸,交叉收起雙臂的畫面

    在乎當下情境,但容易忽略自己也忽略他人,為了得到認同與愛,或想隱藏自己的自責、無助,總會用「說理」和「爭辯」的方式證明「我是對的」,認為「認錯才是進步」,其實也沒有表達出內心真實感受。

  • 「打岔」型姿態,類似一個人感到極度混亂的畫面

    不但忽略當下情境,也忽略自己與他人,面對壓力時,總會用「跳針行為」或「不相干的話語」來掩飾自己的無理,認為「如此可以避免爭執」。

  • 「一致」型姿態,一個健康的應對或溝通模式

    在乎當下情境,在乎自己,也在乎他人。內在和諧平靜,外在專注放鬆,這種內外一致的狀態,讓人可以明確表達出自己,並不會因他人言行,而影響到對自我的看法。


忍不住「討好」他人,怎麼辦?

第 1 步,先透過薩提爾覺察自己的應對模式,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願意對自我負責。

第 2 步,由內給予自己愛,價值與肯定,學習自我溝通,了解自身能力所及,並練習如何說「不」。

第 3 步:學習觀察別人的冰山、認識對方習慣的應對模式背後深層的需求,並在溝通時,呼籲深處需求。

第 4 步:盡可能理智的觀察並理解當下的情況,做出相應反應與調整。

其實,對在乎的人好,是人類的天性。透過「應對模式」的觀察,我們才能練習在相處互動的過程中不讓自己迷失,且雙方都能以沒有壓力、舒服的方式,來感受彼此的愛與關心。

Podcast 腳本/Cynthia & Diane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57 到底是「討好」還是「對他好」】,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