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思考孩子的「氣質」。一個極端是被動的「命運天注定」角度。如果孩子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也改不了,父母只要被動的接受就好,就算看不慣就咬牙忍過去。另一個極端是積極的「人定勝天」,就是父母可以透過努力去修改孩子的「天生氣質」。
不過,研究告訴我們,孩子的氣質其實是兩者的綜合。今天就來聊聊孩子的「天生氣質」與父母育兒。
※ 參考資料:
Hunter, A., & Allard, L. T. (n.d.). Understanding temperament in infants & toddlers.
Putnam, S. P., Sanson, A. V., & Rothbart, M. K. (2008). Child 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Handbook of Parenting: Children and Parenting, Volume 1, 255–276.
Shiner, R. L. (2012). The impact of temperament on child development: Comments on Rothbart, Eisenberg, Kagan, and Schermerhorn and Bates. 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Smith, S., Smith, E., Lontz, K., & Orion, J. (2018, 2019). Lectures on Montessori Theory. Personal Collection of S. Smith,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Ages 0-3 Assistants to Infancy Training, Taipei, Taiwan & Denver, USA.
Yilmaz, E. (n.d.). Temperaments: Definition, examples, and types. The Berkeley Well-Being Institute. Retrieved August 5, 2025, from https://www.berkeleywellbeing.com/temperaments.html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我在 2019 年完成了國際蒙特梭利組織(AMI)0-3 歲的師資培訓課程。這幾年聽過許多不同 AMI 培訓師的講座,發現每位培訓師都有屬於自己對蒙特梭利的解讀。就算是一起上課的學員,吸收到的內容也會有些不一樣,因為我們會把理論跟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對應。所以我在小短篇的分享,也是我對蒙特梭利的解讀,或許更多是從媽媽的角度。
這個單元在日後,也會陸續邀請其他朋友來分享,讓大家有機會聽聽不同的人對蒙特梭利的解讀,或許有一天,你也會找的屬於你自己的蒙特梭利!
— 媽很想聊 Cynthia
想聊?想問?快告訴我們!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y2podcast 或臉書@y2edu,私訊或留言!
其他收聽連結
歡迎訂閱我們,即時收聽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