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未來教育的可能——蒙特梭利

專訪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

面對全球化卻個別化學習的時代,台灣現行的教育體制陷入瓶頸,未來教育的解方在哪裡?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多年來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鄭教授是台灣實驗教育的先鋒,創辦了八所實驗學校,2016 年遇見蒙特梭利教育,像是看見一道通往未來教育的曙光。

有趣的是,在深入認識蒙特梭利教育前,他聽說「培訓方式有點僵化」,不過,秉持著研究精神,鄭同僚深入探究後發現蒙特梭利教育「被誤解大了」。一來是因為台灣大多落實於幼兒園,強調使用教具,操作品質良莠不齊,才有此錯誤印象。一場海外見學,讓他大為改觀,甚至發下宏願,要重新解構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再創生為適合台灣教育環境的方式。


老師的角色是Side by Side--我陪伴你,激發學習動機,隨時觀察學生的需要。

老師的角色是Side by Side--我陪伴你,激發學習動機,隨時觀察學生的需要。

回想 2018 年暑假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的 Hershey Montessori School 參加 AMI 蒙特梭利培訓的過程,鄭教授頓時雙眼發亮,語氣昂揚,從用餐聊起對蒙特梭利孩子的觀察,他很詫異 40 個大人的三餐竟是兩、三個中學的孩子準備!「好吃又漂亮,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這群中學生展現出來的自信跟談論事情的方法,鄭教授問孩子對未來的選擇時,中學生說:「不管選什麼,只要我們決定了,一定可以做得很好!」追問為什麼?「因為我們懂得怎麼學習啊!」孩子篤定回答。這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生也不一定能有的自信與態度。


中學教育是為未來成人社會做準備的

鄭教授-卉宇修色.png

讓他最有感的是蒙特梭利所說:「中學的孩子是土地的小孩」—Child of land,透過農場教育,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就學習各種出社會真正需要的核心特質,換言之,「中學教育是為未來的成人社會做準備」,所以學習必須包括各種能力,除了學科的知識,還有生活的知識、經濟的能力。透過實際在農場的教育,孩子們學會解決問題、自主學習。

「台灣傳統的教育讓孩子只是學到狹隘的知識,遇到問題基本上是不太會解決的。當你眼睜睜地看著台灣的孩子,一代接著一代在體制的慣性內葬送青春,就覺得一定要改變!」鄭同僚教授實地參與蒙特梭利教育後,看見一種典範轉移的可能。


改變的關鍵:準備好的老師跟環境


鄭教授指出:「蒙特梭利講兩件事情:準備好的大人,跟準備好的環境,老師要做很多的準備。」例如,蒙特梭利某年曾帶領中學生設計一個 20-30 坪的超大雞舍,全部都由中學生自己規劃設計、建造,過程中就會運用到物理、數學、設計等等能力,而老師的角色則是「Side by Side--我陪伴你」,激發學習動機,隨時觀察學生的需要、陪伴然後支持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單向的講解授課。「蒙特梭利的老師都很會說故事」鄭教授笑著說。



蒙特梭利呼應「自動好」國教總課綱


「激發動機、自主學習跟分享,這三個蒙特梭利強調的元素正是台灣十二年國教總綱談的核心:自發、互動、共好,簡稱『自動好』。」鄭教授認為這三個核心的概念其實是很進步的,是一個美麗的理想,只是台灣的推行速度比較慢。

面對國際高速競爭,「我覺得誰轉身慢,誰就準備當劣等的族群,我是為這種事情焦慮。」鄭同僚憂心表示。「蒙特梭利教育可以解決台灣小校主題教育跟混齡學習的問題,人跟人之間的連結也更緊密,強調互助跟學習,這正是台灣需要的。

台灣可以怎麼做?蒙特梭利說:「你沒有看到世界,你就不曉得怎麼改變世界。」台灣體制內的老師也有許多人想改變,但是體制跟行政工作吃掉了教學研究的時間,這是系統性的問題,鄭教授認為:「核心還是老師的心態,所有的變革,都卡在觀念。」只要有心改變,關起門來,老師還是教室裡可以翻轉教育方式的那個人。第二步就是要積極「找資源」,讓自己的教學方式更進步。第三步就是「找連結」,一個人很孤單、力量有限,想要改變就要串聯志同道合的同儕團體,才能持續的發電!「更勇敢的第四步就是:跳出來改變啊!」鄭同僚教授笑著鼓勵所有的老師!

鄭教授觀察發現:蒙特梭利的老師具有同理心跟耐心、不分年齡都充滿教育熱情,近乎宗教信仰般「完全相信人性的無限可能」,而正是這股相信所開展出的力量,成就每個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

文/蘇于修.圖片提供/鄭同僚教授
本文內容節錄自 Y2 未來教育 — 2018 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