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青少年是誰?蒙特梭利 4 大發展階段,國高中教養必看!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父母說幾句就不耐煩、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開始質疑自己到底是誰 ......,這些青春期情緒,你的孩子經歷過嗎?家有青少年,或正值國高中的孩子,時刻都處於一場洶湧的家庭風暴。除了知識教育,我們還能如何協助孩子的身心均衡發展?


從人類傾向,看蒙特梭利 4 大發展階段

(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身為父母,許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愛學習,不畏挑戰與犯錯,也擁有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眼神裡充滿光采。但更多時候,光是看見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就比擁有眾多才能,還讓父母欣慰。因此,蒙特梭利教育支持人變得完整、相信人可以為「仁」的理念,除了幫助父母提供孩子更適切的教育,更是孩子均衡發展的關鍵。

蒙特梭利醫師在不同時期、地點與文化脈絡下,也把對不同年齡層人類的觀察,進一步研究與分析,提出人類後天的 4 大發展階段,分別為:

  1. 幼兒期:第一發展階段(0 - 6 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透過五官探索,發現自己有能力去改變環境。在混齡的蒙特梭利環境中,他可以學習如何社交與、照顧自己,同時發現自己竟有能力照顧環境,以及環境當中的人。這個發現會讓他體驗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力量,並持續建構自己的個體性。

  2. 兒童期:第二發展階段(6 - 12 歲)

    在這個身心靈最穩定的階段,孩子仍對一切充滿好奇,他總是會問「為什麼?」這股強烈的求知慾,讓他享受透過研究,大量建立自己在智力上獨立思考的模式,因此在這個階段,他需要成人「幫我自己思考」,並從教室邁入社區,形塑對社會價值觀的雛形概念。

  3. 青少年期:第三發展階段(12 - 18 歲)

    在經歷快速、不規律的生理成長時,孩子將進入身心靈的巨大轉變,情緒脆弱與高敏期,讓他更重視同儕的認同與接納,也開始探索符合自身文化的價值行為,他會不斷地問「我是誰?我要扮演什麼角色?」這時候,成人也需要提供清楚、一致的外在次序,才能讓青少年安全探索得以自由選擇、體驗行為後果的環境,「幫我找到自己」。

  4. 成熟期:第四發展階段(18 - 24 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將成為一位感恩曾經孕育、並想貢獻自己於社會的他。過去的發展讓他產生了目標,也準備好吸收為達到目標,所需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因此他會不斷地問:「我要如何貢獻自己?」展現出獨立自主的同時,心中懷有別人。他需要成人「幫我貢獻自己」,並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從脆弱轉為茁壯。


【延伸閱讀】
戴上蒙特梭利的眼鏡 — 看見青春期的發展特徵與需求


蒙特梭利不是教育,而是支持生命活出自己

前述 4 種發展階段,其實都遵循著同一種概念,也就是以「延續性」的方式來思考:眼前的這個孩子是誰?在這之前他是誰,他即將要成為誰,未來的他又會是誰?因為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是個全新、不斷變化的人,雖然人類發展不是到 24 歲就結束,或不再持續演變,但 24 歲代表他已經達到成熟期,後續也會隨著不同人生體驗,持續成長學習,直到生命終止。

因此,蒙特梭利教育是一個有因果關係,且循序漸進的整體預備 — 預備每個孩子,都能從無限的自我潛能中,邁向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


【延伸閱讀】
成人做好「這件事」,可以幫助孩子擁有超乎預期的發展?

Podcast 腳本/Cynthia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4 青少年教育該如何是好?】,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