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認識實驗教育 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你聽過「實驗教育」嗎?這是一種體制外教育嗎?還是另類教育?很多家長可能曾經想過,但總覺得不太了解、甚至有點怕怕的。今天,我想帶大家一起釐清什麼是實驗教育、為什麼它會出現,以及它正在為哪些孩子創造不同的學習可能。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媽很想聊~PODCAST 收聽連結

歡迎訂閱我們,即時收聽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