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規範青少年手機使用?蒙特梭利這樣做

親子天下/作者許家齊

流傳百年,培育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谷歌創始人布林與佩奇,大提琴家馬友友等人的蒙特梭利教育,怎麼看待手機這個科技物?美國哈德森蒙特梭利中學校長亞當這麼說:讓國中生更專注於與人互動,才是學習的重點。

青少年用手機容易沉迷於手遊、社交軟體,一不小心就養成手機癮,但手機的功能多、互動性強,也可以是助於學習的工具。談起手機、總是有各種面向的爭論,怎麼做對學生比較好,也是許多老師的困惑。

3月初,由國立政治大學蒙特梭利全球影響力計畫,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共同主辦的「以場域為本的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工作坊,邀請美國哈德森蒙特梭利學校中學校長亞當‧雷得(Adam Ladd)與該校國中部人文科老師凱莉‧雷得(Kelly Ladd)分享蒙特梭利中學教學經驗。

流傳百年,培育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谷歌創始人布林與佩奇等人的蒙特梭利教育,讓許多人好奇。國內的蒙特梭利教育多停留在幼兒、小學階段,而這次的工作坊以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為主題,也吸引了台灣各地的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

工作坊的提問環節相當踴躍。其中,學員接連提出了幾道「手機題」:蒙特梭利教育會讓孩子用手機嗎?有沒有可能將手機融入到蒙特梭利系統裡?除了要孩子把手機收起來,還有什麼更好的引導方式 ?講師回應了在蒙特梭利中學的做法與身為蒙特梭利者的教育觀: 


1. 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機


在哈德森蒙特梭利中學,校方會控管學生的手機使用時機。學生可以攜帶手機,但是到校後需要將手機關機並鎖在櫃子裡。亞當指出,當學生對螢幕連結太深時,會影響到他們對其他事情的注意力,更形容中學生使用手機會是個「災難」,他表示學生常是手機的消費者,像是玩snapchat、instagram,而非創造者、透過手機做有意義的事。

蒙特梭利將兒童發展為成人(0~24歲)的過程分為4個階段,並歸類出孩子在每階段不同的心理特質、智力與體能發展等。亞當認為,國中生接觸手機還太早,應該等到高中,因為就發展來看,高中生的大腦較能做出明智抉擇,這時便能引導他們如何在有限度的時間內使用手機。 (看更多:哈佛大學研究:關鍵不是幾歲給青少年手機,而是有沒有做到這9件事


2. 別讓手機取代與同儕的互動


凱莉介紹,哈德森蒙特梭利中學過去在校外教學時,學校會租舊式、無法連網的貝殼機讓學生連絡用,但現在已經租不到貝殼機了,因此今年的校外教學,校方將首次讓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不過也只能放在包包裡、參觀時不能使用,晚上老師也會把手機收回來保管。

亞當說明,校外教學想設計給孩子的學習環境,就是希望學生能夠離開家庭生活,並且與同儕互動,但如果有手機介入,學生就能和其他人連絡、心思不在當下,如此一來便會佔用與同伴真切相處的時間。


3. 移除手機,讓孩子練習專注與投入體驗


手機的「方便」用途,像是可以用google map查地圖、拍照做紀錄等,或許不是蒙特梭利老師們在教學時的第一考量。就像相較用google map,亞當會讓學生在校外參觀前先畫出地圖,培養學生的方向感與地理位置關係。他也提到,實際上路時,學生應該要靠著自己畫出來的地圖來走,而非讓google map告訴他們哪邊要左轉、右轉。

亞當舉例,先前他帶著學生到紐約校外教學時,發現學生走錯路了,但他容許學生們犯錯,「除非我們可能會錯失百老匯的秀,不然就讓學生理解自己走錯路、再做修正。這樣當然不方便,但他們必須要有這樣的體驗,專注投入去做這些事。」亞當如此說。


4. 須訂定手機使用規範


不只亞當,也有其他的蒙特梭利學校建議讓孩子晚一點再接觸科技。美國伊利諾州的一所蒙特梭利學校Forest Bluff School在學校網站上發布一篇蒙特梭利對青少年使用科技的指南。

內文指出,有太多青少年的父母苦於孩子對科技上癮。文章提及,高中生較有能力能夠面對抽象的科技世界,經過學校的中學教育,學生對於溝通的線索與如何精確表達有些經驗了,高中時也比較能夠判斷虛擬世界的訊息。校方也建議父母給孩子手機或電腦時,將這些科技工具定位成是學習的工具,與孩子訂下使用的規範。(看更多:智慧型手機愈用愈憂鬱?5建議幫助孩子放下手機

參與過蒙特梭利中學課程培訓的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說明,蒙特梭利教育著重孩子的感官發展,會避免他們被聲光刺激較強的外物吸引,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無法深刻運用感官感受與外在的互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

蒙特梭利教育者對於手機的看法,也許不太會受青少年歡迎,但暫緩手機使用的用意,仍是希望讓學生建立真誠互動,打開感官,豐富生命體驗。


【報導截圖】